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我局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保護發展各項舉措,扎實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2017年工作總結
2017年,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收官年,也是省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專項行動督察年,更是創建全國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攻堅年,我局堅持以完成各級交付的環境保護任務為目標,以問題為導向,以環境監察執法為抓手,深入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轄區環境質量穩定有序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環境保護考核成績取得明顯進步。2017年清遠市繼續沿用了第三方機構的方式對全市8個縣(市、區)進行環境保護年度考核。在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區第一季度考核全市排名第8名(環保工作排名第5,環境質量排名第8名),第二季度考核全市排名第6名(環保工作排名第4名,環境質量排名第8名),第三季度考核全市排名第6名(環保工作排名第2名,環境質量排名第8名),其中環保工作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特別是第三季度考核,獲得了歷史最好成績。
(二)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進展順利。今年1月份起,我局繼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全面啟動中央環保督察后續整改工作。一是完成了55宗交辦案件結案工作。我區對未辦結的43宗交辦案件(其中涉及北部萬科城系列案件30宗,7宗案件單獨辦理,23宗案件合并為1宗辦理;其余13宗交辦案件單獨辦理)繼續加大力度跟進調查處理,有效整合環境監管、監察、監測以及第三方科研、監測等機構的力量,不斷加強涉環境重點問題整改,截至3月15日,順利完成了55宗交辦案件的辦結工作。二是不斷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針對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的七星崗飲用水源保護及水質保護問題,我局制定并印發了《清遠市清城區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將整改任務落實到具體的單位及個人,并按照要求每周將工作開展情況收集報送至市督查組。
(三)省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專項督查成效顯著。2017年6月2日,廣東省環境保護廳2017-2018年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專項督查組(以下簡稱“省督查組”)開始進駐清遠市,開展為期9個月的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專項督察。至2017年12月31日,已完成十四輪次的督查(每兩周為一輪次)。省督查組檢查我區企業共381間次,發現存在環境問題或環境違法行為的有306間次,另外75間次現場檢查時未發現環境問題。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188份,立案處理25宗。
(四)大氣污染防治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一是大氣應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017年以來共配合市局開展了32次大氣應急專項排查行動,累計開展了93天,出動執法人員418人次。二是餐飲油煙治理取得有效進展。從2017年2月份開始對全區餐飲油煙問題開展多次整治行動,要求餐飲店按時按質安裝油煙凈化器并確保正常使用。行動累計檢查餐飲店388家次,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5份。有效改善了餐飲油煙的達標排放。三是禁燃區高污染燃料淘汰工作進展順利。組織各環監辦(中隊)加了日常監管和執法力度,對禁燃區高污染燃料設施改造進度慢的企業進行督辦,累計下發了《責令改正通知書》4份,完成高污染燃料設施封存或者改造使用清潔能源企業鍋爐4臺。四是大氣年度整治任務達到預期目標。完成強制清潔生產驗收12家。轄區內5家VOCs重點監管企業整治方案均已組織進行了專家評審,5家企業整治方案均通過了評審。11家VOCs重點排放企業完成評估工作,其中10家企業整治方案通過了評審,1家實際無VOCs產生。五是重點涉氣企業整改推進順利。針對群眾投訴熱烈的清遠市綠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堆渣場臭味擾民問題,我局下發多次《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該公司停止運進污泥,對堆渣場所進行升級改造,消除臭味,目前,該公司升級改造工作正在進行。
(五)水污染防治工作進展順利。一是加強排查整治。5月以來,組織洲心、東城環境監察人員每周對七星崗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進行一次巡查,每月組織分局環境監察人員對七星崗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進行一次巡查,累計出動人員216人次,截至目前,七星崗飲用水源穩定在Ⅱ類水標準,水質持續改善。二是加快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我局聯合區農業局開展聯合執法,對禁養區、限養區內的非法畜禽養殖進行清理,至2017年12月29日止,全區禁養區內3家規模化養殖場、113個專業戶已全部完成關停或搬遷。三是加快推進重點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結合省環保廳關于北江石角界牌水質異常預警問題,編制了《清城區北江水質保護工作方案》報區政府印發實施,包括加大水質保護宣傳力度、加強水質常規監測工作、強化日常巡查和監督管理、加快推進禁養區畜禽養殖清理等重點整治工作。四是加快推進重點企業整改。針對石角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異常問題,我局立即采取行動,發現清遠有色金屬加工制造業基地含高濃度懸浮物工業廢水、強酸性工業廢水進入管網,我局立即對涉事企業清遠市海軒鋁業有限公司進行了限制生產、對清遠市新粵亞鋁業有限公司進行了行政處罰。針對嘉福工業園東排放口多次排放不正常污水,影響附近村民生產生活問題,多次組織執法人員對嘉福工業園企業進行全面排查,對嘉福工業園企業2家企業進行了立案,并計劃在嘉福工業園東牌坊口附近安裝在線監控設備。
(六)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初見成效。一是加強頂層規劃設計。根據省、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并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制定并印發《清城區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城區府發[2017]9號);與4家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簽訂土壤污染防治責任書。召開了清遠市重點行業企業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動員會暨培訓會,根據市環保局的指示,全面部署我區重點行業在產及關閉搬遷企業(園區)地塊詳查工作。二是加快推進《規劃》中期修編工作。委托中山大學開展《清遠市電子廢棄物拆解污染環境整治規劃》(2012-2020)實施效果評估及修編工作,現已將技術成果上報上級部門審定。三是加快推進重點整治工程。全區共登記在冊49個電子廢棄物遺留廢渣,約24萬噸(其中38個堆渣計劃清運,11個計劃安全阻隔),目前已完成了28個堆點清理、3個阻隔堆點的環境風險評估等工作,剩余堆點已納入清遠市清城區電子廢棄物遺留固廢清理處置工程和清城區遺留電子廢棄物重金屬斷源阻隔工程(其中龍塘、石角電子廢棄物堆渣清運工程被列入了清城區2017年十項民生實事),上述兩個項目工程已完成立項和預算審核,價格鑒定評估報告結果已通過區財政局和區政府審核。其中清遠市清城區電子廢棄物遺留固廢清理處置工程已完成招標工作,已簽訂合同并開工,截至目前已清運固廢5967.53噸;清城區遺留電子廢棄物重金屬斷源阻隔工程的勘察設計正在開展招投標,2018年底完成阻隔工程。此外,污染農田和場地修復工作也按工程進度實施,預計在2018年10底完成。
(七)創建全國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工作扎實有效。今年以來,我局堅定承擔起“創模”指揮部職責,結合環保業務工作,為清遠市“創模”加油助力。按照市“創模”辦的統一部署,完成了2016年檔案材料及數據指標的報送、“創模”重點工程項目核對、重點工業企業規范化管理、“十佳”企業評選等工作。此外,結合“創文”環保志愿服務,開展“環保進社區,你我齊參與”的社區志愿服務,向群眾派發環保袋、小扇子、宣傳單張,大力宣傳綠色生活理念,營造濃厚的“創模”氛圍,今年共開展了31場環保進社區活動。
(八)環境監管能力得到逐步鍛煉提升。市級管理權限全面下放兩年以來,我局全體干部職工團結一致,扎實開展各項環保日常監管工作,干部隊伍能力得到進一步鍛煉,環境監管能力不斷提高。一是順利完成中央進口固體廢物督查任務。7月,配合中央督察組對我區進口固廢企業進行了全面檢查,對我區進口固廢企業立案65宗,處罰65間。二是啟動污染源綜合監管平臺建設工作。今年我區計劃安排1020萬元專項資金,建設清城區污染源綜合監控平臺,逐步推動轄區內第一批105家涉水、涉氣重點企業完善在線監控設施建設并聯網。目前,監控平臺建設方面,已完成預算審核、政府采購和公開招投標工作等前期手續,正式進入實施階段。三是執法力度不斷加強。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共39次,累計出動執法人員3156人次,檢查企業2010間次,立案123宗,處罰沒金額3362374元,限制生產1宗,停產整治兩宗,移送司法部門4宗。四是行政審批能力不斷提高。截至2017年12月31日,我區環保審批及備案業務量合計共1591宗,其中受清遠市環保局委托開展環保審批業務量為663宗,區級審批權限業務586宗(含高新區);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342宗。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342宗。五是環境信訪處理能力不斷提升。2017年,共接到環境信訪舉報789宗,已辦結769宗,20宗正在辦理,針對群眾反映熱烈的餐飲油煙、建筑施工噪聲、五大樓盤臭氣擾民等問題,我局與有關鎮街積極開展巡查及調處工作,切實維護轄區環境信訪形勢穩定。六是固廢管理工作不斷強化。今年以來,完成了我區2016年度固體廢物申報登記工作、清城區2016年度危險廢物產生及處置情況統計工作及2017年前三季度工業固體廢物數據調查工作。七是危廢管理能力不斷提升。制定了《清城區2017年度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工作方案》,對全區范圍內326家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其中包含52家重點行業企業),5家危險廢物處置企業進行規范化管理,其中328家在廣東省固體廢物管理信息平臺完成企業注冊,262家完成危險廢物管理計劃,240家企業通過平臺轉移危險廢物。截至2017年11月26日,累計對72家涉危險廢物企業開展了85次危險廢物規范化檢查,其中達標51家,基本達標21家,不達標9家,一票否決4家,達標率84.7%,并對其中32家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八是總量減排及總量控制指標核準工作穩定開展。共完成24家企業總量控制指標申請的核算,共計CODCr 147.3111t/a,氨氮 15.7855t/a,SO2 155.3787t/a,氮氧化物 448.2864。(其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總量指標均有削減,二氧化硫削減85.0200t/a,氮氧化物 265.1316t/a)。九是排污費征收管理有序開展。2017年度,共有696家企業進行排污申報,共接收排污申報表1728份,經錄入核定需要繳納排污費的企業有478家,合計征收排污費934.7639萬元。
二、存在主要困難和問題
在區委、區政府的帶領下,2017年我區的環保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基本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
一是工作未形成合力。部分單位環保“一崗雙責”意識不嚴,對全區的環保重點工作推進較慢,環保工作未能形成合力。
二是區級工作力度有限。環保工作及城市管理工作是一個系統的工作,需要各機關、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清城區作為市轄區,在開展工作時,往往需要倚靠市、區兩級部門共同推進開展,僅僅依靠我區難以實現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的艱巨任務。此外,我局一線執法人員嚴重不足,與上級要求的執法業務人員配置出入較大,難以有效完成轄區內的監管任務。
三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熱切需求與環境質量改善過程緩慢的矛盾差距仍然不小。近年來,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需求日益迫切,但環境改善的質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受各種歷史原因影響,當前我區的環境質量暫時未能達到群眾的期盼。
三、2018年工作計劃
2018年,我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省、市、區下達的目標任務,團結合作,真抓實干,砥礪前行,在新的歷史起點再創環保工作新局面。
(一)進一步強化環境保護考核核心地位。將環保考核作為全局的中心工作來抓,將考核任務落實到具體的責任單位、責任人,每季度做好督促協調工作,爭取考核成績繼續提高。
(二)進一步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力度。繼續加強餐飲油煙治理、工業企業污染源排放治理、高污染設備升級改造等工作,進一步完善環委會考核機制,督促有關單位不斷加強秸稈、垃圾禁燒、道路揚塵、工地揚塵等工作,切實改善城區空氣質量。
(三)進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不斷加強飲用水源巡查監管及保護、涉水企業升級改造等工作,配合有關單位做好黑臭水體整治、禽畜養殖清理整治、船舶港口污染防治等工作。
(四)進一步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力度。力爭完成區內歷史遺留廢渣清運工程(22堆),開展剩余歷史遺留廢渣的阻隔工程(7個),完成4個場地的修復工程和300畝農田的修復工程。
(五)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領域監管工作。繼續鞏固加強環境監察執法,行政審批、環境信訪維穩、固廢管理、總量減排核準、排污費征收等日常工作。
(六)進一步加強環保隊伍能力建設。以加強黨支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先鋒作用,打造一支講紀律、作風實、敢作為、能力硬的環保隊伍。
(七)進一步配合開展創模迎檢工作。繼續配合市“創模”辦開展迎接國家技術評估和考核驗收工作,力爭26項創模指標達標,順利通過考核組驗收。